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需要的创新举措,是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

  活动开展以来,常青花园社区管理办公室党工委从城市更新、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等方面出发,聚焦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坚持以“项目清单”为导向,以“党”为根,从“邻”开始,以“治”为核,以“融”为要,立足社区特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让社区的每一个主体都成为常青花园的主人,实现社区治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共同缔造“人民的花园”。

  “旁观者”变身“参与者”

  “项目清单”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停车问题解决了,后续怎么管理,能不能维护停车秩序,还要再拿方案。”近日,常青花园第三社区在社区居委会二楼大会议室召开了一场居民议事会,邀请了36位居民代表针对第三社区四小区停车管理方案进行讨论,会上,居民畅所欲言,讨论得十分热烈。

  第三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冯霞介绍,四小区共有6个组团,因此议事会分为6个组,每组6人,分别由村长、楼栋骨干、居民代表组成,针对停车管理方案进行专题讨论。“我们的议事会是不定时不定期举行,居民什么时候反映问题,我们就什么时候召开,在落实的过程中也会反复召开议事会不断优化方案。”冯霞表示,今年上半年,第三社区至少召开了8场专题讨论会,针对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步道拓宽、出行安全、绿化设计、停车位等问题一一解决,而解决方案中各类细节都是居民的想法凝练而成。

  和第三社区四小区有同样难题的是第五社区十小区。据了解,十小区共有住户1100余户,因建成较早,停车位只有600余个。随着业主车辆不断增多,停车位缺口达100多个。住在这里十多年的徐金梅说,因为停车位紧张,常出现业主们互相争抢车位的纠纷,也影响着邻里和谐。

  解决停车难,就要增加车位,可是哪里有空间?第五社区党委副书记李玉霞介绍,居民代表反复选址,而后上报社区,并邀请专业机构进行现场勘察,最终决定将十小区东、西片区间的闲置连廊进行改造。结合实际情况,规划停车场改造方案时也对这里的环境进行了整治,原本裸露的地表铺上了植草砖,并撒下草籽,地面生长出绿植。“改造方案公示时,还有一位懂规划的居民提出意见,建议将出入口分开设置,形成环线,便于车辆分流。”

  如今,这片停车场内的乒乓球桌等健身区域也重新进行了规划和升级。一块原本荒废的空间,既解决了停车难题,也成了居民们的健身场地,路边繁茂的植物花草,和相距不远的十四小区“美丽庭院”相映成趣。

  在十四小区,约50户一楼住户都拥有自家的小庭院,由于建成时间久,疏于打理,各家院内都杂草丛生,有些甚至成了杂物间。但今年,这些小庭院正以全新面貌为即将开始新一轮“美丽庭院”评比做准备。

  “从来没想到这个居民自发组织、参与的评比项目能持续8年。”不久前,常青花园第五社区“美丽庭院”社区营造计划项目获得武汉市“十优志愿服务项目”称号,第五社区书记夏依表示,项目是由居民代表自发组织而成,在他们的带动下,居民们纷纷参与到庭院花园的管理及美化工作中,社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今年社区还引入了牧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到项目中,通过“美丽庭院”评选、社区园艺骨干成长营、花园串门等多元方式,调动更多园艺爱好者参与社区环境改善等公共事务中,探索多元协同的、可持续的居民自治维护管理方法。

  增设晾衣杆、新建小微充电棚、开展“绿色驿站”设计……常青花园每一个改造项目都是居民的智慧结晶。常青花园社管办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常青花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以“项目清单”为导向,有条理、有逻辑、有类别地引导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设计师”与“建造师”,让居民参与感、获得感和归属感节节攀升,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志愿“微光”点燃社区温度

  1.5万余志愿者共同打造最美之家

  4本笔记、16张宣传单、装订成册的工作总结,在第五社区十四小区居民王凤云的家里,书桌上整齐摆放着她多年来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工作成果。

  8年前,担任社区合唱团团长的王凤云,因为与社区居民相熟,便尝试给有庭院的居民做工作,请他们将庭院清理干净,维持小区整洁,但她发现,这个法子并不能持久。“我后来就想发起一个庭院评比,互相有比较,居民们才会有积极性。”第一年发起评比时,王凤云和小区的网格支部书记挨家挨户发通知,请大家参与评选。因为缺少经费,无法提供奖品,王凤云就自己去打印店,请人帮忙设计“绿色花园”纸牌颁发给获奖的居民家庭。多年来,这笔费用也都是王凤云自己承担。

  居民启动项目,项目吸引居民,正是这种良性循环,使得常青花园不断涌现新的居民代表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在第三社区五小区12栋楼下,一个微观楼栋花园引人注目,粉色的木栅栏里花草锦簇,角落里石头上绘着五彩斑斓的画,路边小黑板上写着“请细心停靠”。据悉,这是住在9楼的万文云老人亲手打造的微观花园。

  今年初,第三社区组建平安志愿队,在护学、安全巡查、纠纷调解等方面发挥作用。家住芙蓉村的邹国学退役回家后火速加入该志愿队,成为一名志愿者。他每天都要在楼道内巡查数遍,对消防通道安全十分上心。

  六小区的志愿者胡迎春是一名下沉党员,也是小区“满天星”志愿服务队的骨干,他和妻子一起与小区空巢独居老人互留电话以便老人寻求帮助,夫妻俩每晚都带着儿子在小区内巡逻。“巡逻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想在有人需要帮忙的时候,能够及时搭把手。”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胡迎春的儿子也在社区认领了公益岗位。在小区门岗卡口,总能看到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站得笔直,提示居民扫码、亮卡。

  第七社区的“绿色驿站”建设进程过半,30余名居民自发组建“绿色维护小组”,每天排班轮值,对改造后的小花园进行维护和巡管。

  “福邻睦友”志愿服务队、“爱心帮帮团”、“童伴妈妈”等一批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聚成“一团火”,将建设常青花园的热情彻底点燃。112支志愿服务队伍,1.53万余名志愿者,2556名下沉党员自发成为社区自治的中坚力量,每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千场。

  “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就是要发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各项工作,共同建设家园,增强生活幸福感。常青花园社管办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党员和居民代表是星火,能够凝聚居民群众的服务热情,最终将“你和我”变成“我们”。